双十一2135亿背后,如何通过全渠道和消费趋势争夺流量?
今年的双十一销售额再创世界记录。
在24小时内,仅阿里巴巴的销售额就已经达到213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7% 。
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当日京东等其它电商平台以及国内外的一些实体店的成交额。
中国经济正在放缓,与美国的贸易战也愈演愈烈。但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购买优质产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双十一这个中国网络购物节演变成了一场全球商业活动,热度已经远远超过了黑色星期五或网络星期一等类似的线上购物节。
中国消费者对于进口产品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增加,包括奢侈品、旅行套餐以及其它种类丰富的进口产品。研究公司Oliver Wyman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发现,57%的中国消费者希望在双十一活动期间购买到更多的进口产品。
了解Z时代的消费需求
对于一些希望在中国冲刺销售的品牌来说,赢得双十一流量争夺战至关重要,大促期间的数据监测能够帮助品牌实时掌握销售动态,及时地调整策略。 数据显示包括Z世代和90后的年轻消费者正在成为消费主力军,消费升级趋势更加明显。
双十一当天,苹果是阿里巴巴最畅销的手机品牌,戴森的电吹风机的销量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三。阿里巴巴数据显示,有33个品牌在预售期成交额已经达到1亿元人民币,包括国外护肤品牌雅诗兰黛、兰蔻、玉兰油、SK-II、欧莱雅 、雪花秀、伊丽莎白雅顿和资生堂。
还有一个重大事件将为电商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自2019年1月1日起,中国电子商务法开始实施,个人代购将被大幅度缩减。这对代购和团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今年双十一奢侈品牌线上成交额急剧增长,这说明电商法已经开始产生影响了。
触达消费者
为了赢得Z时代消费者的青睐,品牌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明星和网红带动口碑,并将流量变现;通过直播、短视频和社交平台(微博和小红书等)粉丝互动活动制造噱头吸引消费者眼球;并通过一些科技的应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等。
如今电商平台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交和营销平台,不仅能够帮助品牌在大促期间的实现销售业绩,更能够帮助他们长期打造品牌形象和积累消费者资产。
今年的双十一大促期间,品牌的成功得益于全渠道布局,帮助他们在市场中迅速抢占优势。全渠道布局即考虑到整个消费者的购物旅程,确定所有接触点,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并确保所有接触点都能给消费者带来无缝的购物体验。
阿里巴巴的子公司盒马鲜生就是一个很好的全渠道零售样本。盒马建立了一个与线上和线下消费者成功互动的模式,本质上是将“门店环境体验+商品体验+餐饮体验+到家体验+粉丝互动情感体验”结合,满足顾客的多维体验需求,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 销售数据显示,消费者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平均在盒马鲜生每月消费高达575元。相比之下,消费者如果只通过单一的线上或线下渠道购买,每月消费只有300元。
通过数据积累消费者资产
双十一对于品牌来说并非只有好处,他们需要提供折扣、削减利润,同时获取消费者成本也相应提高。而优衣库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即将其线上流量引到其全国的500家线下门店中实现销售转化。 根据媒体分析专家WARC(Ascential旗下公司)调研报告,优衣库将线上和线下的消费者的地域信息、行为洞察以及品类偏好等数据进行细分,更有针对性地将广告推动给不同的受众群体,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其门店的流量。
优衣库在双十一当天的收益也是非常大,它是第一个在1分钟内实现1亿销售额的品牌,而且还有一部分流量从线上转移到线下。与去年的双十一相比,优衣库门店的客流量增加了十倍,同时线下客单价比线上平均高出34%。
如果您希望获取“2018双十一致胜零售策略”报告或了解更多有关您的品牌如何利用数据来提高销售业绩,请联系:
edge.apac@ascentialedge.com
+ 86 21 52993930